

当我们对石膏浮雕制作的工具和材料熟悉后,对雕刻技法和后期装饰手法熟练掌握时,可以比较自由地去尝试创作,根据个人喜好和追求制作出许多不同的浮雕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作品的构思、构图以及造型法则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一、构思
构思是一切艺术的前奏,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石膏浮雕制作是一门工艺性较强的艺术,各个阶段和环节紧密相连。在浮雕制作之前,要对所要表现的方式和内容在头脑中经过周密、反复的酝酿与思考,把你将要表现的主题在内容、形式、处理手法上大概做一个初步的规划,在头脑中构成一个简单的轮廓。清理各个环节,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接着做什么,这就是构思。构思的前提必须是对石膏浮雕的制作有了较深的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开始不必面面俱到,要有重点选择,抓住自己最熟悉的那部分大胆去尝试,这样我们就可以创作出好的作品出来。构思阶段着重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主题的选择
采用哪种表现方式(石膏板雕刻还是石膏塑形)
采用哪种雕刻技法
二、构图的主要形式
前面的课程我们曾经围绕浮雕作品的层次安排讲到过作品的构图,如单一物体构图和复杂物体的构图,这些内容不是很具体,只是简单针对浮雕作品的层次安排来讲解。什么是“构图”?它是指在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对自己所要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和排列、加工和构成,形成整个平面的特定结构,而这种特定的结构一般是指表达形象在画面中占有的位置和空间所形成的画面分割形式,有时,画面构图也称画面布局。
浮雕作品的构图注重形象的穿插、排列、对比呼应的关系,注重画面层次的高低所体现出的节奏韵律,画面相对比较单纯,以实现自己的表现主题为主,这样能取得恰如其分的艺术效果。一般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构图:
1.平行垂直线构图
垂直线一般给人以稳定、沉着、庄严之感,它可以同时将一排主要形象展示给观众。平行垂直线组合可以利用形象空间位置的不同、高矮的不同等来形成画面的表现变化。这种组合使画面的形象层层叠出,是增加形式感染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2.平行水平线构图
水平线构图有平静、稳定的特征,体现出安宁、平静的意境,在画面中可以对画面产生抑制作用。
3.斜线与水平线构图
斜线给人倾倒的感觉,而倾倒必然产生动势,这种由上向下滑动的感觉使画面产生一种运动感,在动感过后人们需要一种安定,水平线的出现给画面增加一种平和作用。这种构图使整个画面呈现出静中有动的对比效果。
4.对角线构图
利用这种构图格式可以加强画面的稳定感,使整个画面的重量分布既有对比又体现出均衡、协调的感觉。
5.“S”形构图
当画面中主要轮廓线基本呈现出“S”形时,这就是构成了“S”形构图,这种回转曲折的变化传达出独特的美感,整个画面律动感强烈,非常生动,富有变化。
三、构图形式的对比法则
对比是石膏浮雕制作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缺少对比的浮雕作品缺少了很多艺术感染力,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都是在对比中进行和形成的。我们在浮雕制作过程中一般常用到以下几种对比形式:
1.大小对比
在形象的大小对比中,大的往往比小的要突出,所以画面的主要表达对象一般要使之高大一些,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对比法,也是一般的规律。然而有时在一些特定环境和条件下,大的形象反而处于从属的地位,小的形象在这种对比中反而突出,需要我们灵活把握。
2.曲直对比
曲直对比是动静对比的直接手法。二者相互依存,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一幅画全部都是用直线表现,那么画面看上去比较呆板、生硬,没有生气;反之,全部是曲线表现,画面又显示出软弱,跳动不安的视觉效果。二者的融合使整个画面静中有动,有刚有柔,对韵律和节奏的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形状对比
浮雕作品的创作不可能只有一种物象的形状出现,往往有几种的形象出现,它们经常形状不同,如:方圆各异、大小不同、曲直不同、有高有低、规整的、残缺的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构图中除了运用其它对比手法外,同时要考虑到形状的对比,使各个物体之间形状的安排有秩序、有主次关系,同时注意刚柔、曲直的对比,使画面协调整体。
4.面积对比
面积对比也是在体现主次排列的秩序关系。许多形象组织成一幅画面时,应当考虑各个形象在画面中占有面积的比例关系,不盲目平均分配,使之产生主次、节奏和韵律的关系。
5.疏密对比
疏密对比是画面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当众多形象出现在画面上时,我们不能平均把它们分布在画面上,而是有的集中、有的分散,有的很稠密、有的很空旷,这就形成了疏密对比,体现出松弛与紧张的画面感。
四、构图的造型法则
浮雕作品对形象处理与绘画的造型有着显著的不同,在构图阶段对表现的主题形象进行了大胆的简化与变形、归纳和组合,经过艺术的处理,升华为简单、直观的艺术形象。
1.简化
对客观形象进行删繁就简的处理,简化形象的特征,抽出主要的特征,可以把那些繁琐的细节或不完整的东西省掉。由外而内,把那些琐碎的复杂外形根据其特征简化成简练单纯的几何形,对内部杂乱的细节加以概括,使其简练与外形整体统一。
2.夸张
把对象进行缩小或扩大、拉长或缩短、变粗或者变细,有目的有意识地处理对象,改变对象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要求我们在夸张时必须抓住其主要特征,突出对象的形态。不论夸张哪一部分特征,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协调关系,以及对画面内在联系的掌控。
3.归纳与多样组合
归纳的目的就是使画面构图更加规整和条理化,增加画面的秩序感,需要我们抓住画面各个对象的特征,使其组织得很有条理,产生一种韵律感。
多样组合的目的是为了打破画面的单调、呆板的现象,增加画面形象的美感;多样组合要合乎情理,将不同情况下的物体组合到一起时与主题内容要有联系,符合造型规律,这样才能丰富画面构图的艺术效果。
